FP Taiwan 翻譯
原文網址連結
前 言
**骨盆底肌是人體中一個複雜且至關重要的部位,對於身體的平衡與穩定性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骨盆底肌也可能出現問題,例如「過緊型骨盆底肌」(Hypertonic Pelvic Floor),即肌肉過度緊繃,或是「虛弱型骨盆底肌」(Weak Pelvic Floor),這在產後女性中尤為常見。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兩種狀況的差異、如何強化骨盆底肌,以及如何透過 Functional Patterns(FP)方法處理骨盆底疼痛的整體架構。
認識過緊型骨盆底肌
所謂「過緊型骨盆底肌」,是指骨盆區域的肌肉過度收縮與緊繃。這種情況可能導致骨盆底疼痛、性生活不適以及排尿異常等問題。[1]
骨盆底肌過度活躍的原因通常包括壓力、創傷經歷或過度運動,常表現為骨盆肌肉的慢性緊繃與痙攣。要有效放鬆骨盆底肌,通常需要結合物理治療、放鬆技巧與特定運動。在 Functional Patterns 方法中,自我筋膜放鬆(Self-Myofascial Release)是建立結構調整基礎的核心策略之一,特別適用於處理過緊型骨盆底肌。
圖片來源:Otto Norin(Unsplash)
虛弱型骨盆底肌:另一種挑戰
與之相對的,「低張型」或稱「虛弱型骨盆底肌」則是指難以啟動或收緊骨盆底肌肉。這種狀況在產後女性中相當常見,但男性也可能會經歷。導致骨盆底肌無力的常見因素包括生產、老化、肥胖與長期咳嗽等。其症狀可能表現為尿失禁與骨盆器官脫垂。
若要強化骨盆底肌,需透過有目標性的訓練,尤其是基於 FP 所提倡的「First 4 基礎動作」——站立、行走、跑步與投擲——並聚焦於臀肌、背肌與腹部肌群。Functional Patterns 提供的策略著重於尊重人體自然的基本動作模式,這些方法已獲全球數萬人實證,能帶來長期且穩定的成效。
骨盆傾斜與腹部肌群發展
骨盆的位置,尤其是前傾(Anterior Pelvic Tilt),可能同時對「過緊型」與「虛弱型」骨盆底肌造成影響。當骨盆過度前傾時,可能會加劇骨盆底肌的緊繃,使過緊型問題更加嚴重;同時,也可能因身體力量傳導路徑錯誤,使肌肉無法有效啟動,進而導致骨盆底肌無力。
要維持骨盆穩定與平衡,正確的腹部肌群發展至關重要。Functional Patterns(FP)所強調的全身系統訓練方式,可協助骨盆在走路與跑步時維持適當的傾斜角度。
這並不是說骨盆前傾或腹部肌力不足就是造成骨盆底功能障礙的唯一原因。身體在站立與奔跑時的關節位置若存在不對稱,也可能間接導致骨盆底疼痛。因此,FP 採用的是「系統性」訓練方法,而非只針對症狀做局部處理。
如何強化骨盆底肌
傳統的骨盆底強化方法通常包含凱格爾運動(Kegels)、深蹲(squats)與橋式(bridges)等針對性動作,這些運動確實對尿失禁與骨盆底疼痛有一定的改善效果。[2][3]
然而,在 Functional Patterns,我們經常接觸到那些已嘗試過各種傳統方法,卻仍無法長期改善症狀的個案。我們的目標是透過 FP 所倡導的「Big 4」核心動作——站立、行走、跑步與投擲——重新調整訓練方向,以達到長效的症狀緩解。
這通常從評估個案的站姿與行走或跑步機制開始,找出其中的力學效率問題,再透過自我筋膜放鬆與特定的矯正訓練來改善關節在運動過程中的定位與協調。
結論
無論是「過緊型」還是「虛弱型」骨盆底肌,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本質上都面臨類似挑戰。唯一共同的解方是——改善「Big 4」核心動作:站立、行走、跑步與投擲,進而改善走路與跑步時骨盆相對於全身的位置。
若要真正學會如何強化骨盆底肌並舒緩疼痛,就必須深入了解其根本原因、症狀表現與處理方式。透過 Functional Patterns 的系統性方法,不僅可以改善局部問題,更有助於建立身體對稱性與整體健康。
如果你正在經歷骨盆底疼痛,我們建議你諮詢一位 FP 認證訓練師。
深入了解 Functional Patterns 與骨盆功能的相關文章:
▶︎ 【產後修復】矯正骨盆功能障礙與背痛 — Functional Patterns Atlanta
▶︎ 前傾骨盆是否導致背痛?
▶︎ 如何矯正前傾骨盆
▶︎ 前傾骨盆的成因是什麼?
▶︎ 骨盆傾斜真的重要嗎?
▶︎ 與 FP 一起變得更強壯
參考資料 :
1."Pelvic Floor Disorders." 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ine, https://www.uchicagomedicine.org/conditions-services/obgyn/urogynecology/pelvic-floor-disorders.
2. Curillo-Aguirre, César Adrián, and Enrique Gea-Izquierdo. "Effectivenes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on Quality of Life in Women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Medicina, vol. 59, no. 6, 2023, pp. 1004, www.mdpi.com/1648-9144/59/6/1004.
3. van Reijn-Baggen, Daniëlle A., et al. "Pelvic Floor Physical Therapy for Pelvic Floor Hypertonicit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reatment Efficacy." Sexual Medicine Reviews, vol. 10, no. 2, April 2022, pp. 209-230,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500521210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