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就被教育到:

✔「先伸展肌肉可以避免運動傷害」

✔「運動後伸展可以幫助恢復疲勞」

✔「你肌肉太緊要多伸展」

這些說法,似乎經過了幾十年後,依然沒有太大的變化,然而我們是否應該反思:我到底需不需要「伸展」?

-

1.「張力結構體」:

首先大家要知道,我們身體各處的肌肉,都是互相連接聯動的 「有一個部位的伸展就有一個部位的收縮」。

►舉例:今天你去外面跑步,你不可能只用一隻腳跑步,當一邊的髖關節向後伸展(腳往後凳),另一邊一定會髖屈(腳抬起),甚至,你把雙手綁在背後跑步試試看,你會發現不管怎麼樣,腳都無法完整的「伸展」。

這就是基本張力結構體的概念,所有部位互相牽扯,而你的「伸展」,是否符合「張力結構體」該有的模樣?

2.「力量與活動度應該同時產生」:

假設你的腳依靠在地上向後伸展了60度,但你實際上只能往後50度,這多出來的10度,即變成沒有功能的活動範圍

►舉例:你曾經腳踝扭到奇怪的角度,關節瞬間達到某個平時無法達到的活動範圍,甚至到後來變成常態性扭傷,就算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組織發炎撕裂恢復了,但是為什麼總還是會覺得「怪怪的?」,可能就是因為多了沒有功能的活動範圍。

那這樣,我還要「伸展」,多出我用不到的範圍嗎?

-

影響我們力量爆發力不是只有肌肉,還有神經筋膜,統稱(neuromyofascia system),而在符合張力結構體運作的情況下,我們的肌筋膜可以產生Sling的效果,尤如橡皮筋「伸展」,而後收縮彈出,例如投擲踢腿出拳移動,都是充滿Sling的動作。

然而當你在「伸展」後,你有覺得你的動作更有彈性嗎?還是說,變「」了?

-

在FP訓練中,我們其實有滿滿的伸展,但是我們認為,伸展應該符合人類數百萬年演化下來後該有的功能,也因此我們才可以透過FP訓練幫助許多人遠離傷痛,增加運動表現。

 

歡迎點擊左下角聯絡我們,預約詳細的動作評估
一起努力讓身體健康的做任何想做的運動!!!